>

热点关注

秋分:团圆节前秋期半 健康首要预防寒

发布时间:2018-09-23 11:54:15 热度:

每年923日前后,是秋分,到了昼夜平分之时。诗云:“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”在诗人眼中,似乎是中秋满月将秋色平分。实际上,真正平分秋色的是秋分,“昼夜均而寒暑平”。

云由浓到淡,草木由密到疏,少了繁花缛叶。“天长雁影稀,月落山容瘦,冷清清暮秋时候。”天与地,都在做着减法,都开始变得简约和静谧。

秋分时节,每当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,就会下雨,气温也随之下降。这就是人们常所说的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。

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中医科孙保军主任提醒大家:秋季开始,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、景物萧条、空气干燥,如果不注意补水,身体水分会大量流失,对肾的危害很大。“秋燥”还会侵犯肺部而发生燥咳、口干、咽干、唇干、鼻干等症状。中医养生,就是强调“治未病”,防患于未然。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特别是秋分过后,气候逐渐转凉,养生保健主要以调理肾脏为主。中医认为,肾为先天之本。“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”。秋季主“收”,秋天养肾养生,应当适应时节变化,收藏能量,养护身体。 


养生要点:


1.保暖胃部,防止寒凉

秋分以后,气温渐凉,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,如果防护不当,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。故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,适时增添衣服,睡觉要盖好被子等。此外,还要注意忌口,不吃过冷、过烫、过硬、过辣、过黏的食物,戒烟戒酒,忌暴饮暴食。

2.适量运动,轻松平缓

秋季养生,以“收”为主。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、活动量不大的项目,比如健走、打太极拳等,以防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。运动时以周身微热、尚未出汗最佳,切勿大汗淋漓,这样既可得到锻炼,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,引发疾病。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,最好在太阳升起后开始,落山前结束。

3.调养情志,放松心情

秋季日照减少、气温渐降、花木凋零,一部分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的情绪,容易导致体内分泌紊乱,引发疾病。因此,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,保持神志安宁、心情舒畅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
4.秋分艾灸,祛除虚寒

眼下天气转凉,燥邪、寒邪、风邪也渐渐增多。由于人体毛孔收缩,免疫力下降,感冒、咳嗽、腹泻、过敏性鼻炎等虚寒病症也随之多发。在秋分时节,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,因势利导实施艾灸,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,温通阳气,祛风散寒。